美股盤後-兩度變盤 道指收漲143點 金融股氣勢暢旺
◆工商時報:金融惡化央行停升息
◆經濟日報:GDP難保五 央行升息喊卡
宏達電今年銷量 估創歷來新高
銅價暴跌 預告經濟前景信心不足
[ 想要了解未來經濟發展的話,看一些原物料商品的走勢就可以知道端倪,這些商品是和經濟成長息息相關,所以如果價格大幅下跌的話,就表示市場對於未來經濟是開始悲觀了. ]

銅價週三崩盤,跌幅比股市及其他金融市場還要嚴重。銅價是景氣榮枯的先行指標,這也預告市場對於經濟前景信心不足。
歐債危機罩頂,銅價在本週三大跌逾5%,收在14個月新低,盤後再跌,累跌達7%,創下金融海嘯以來單日次大跌幅。9月份以來銅價暴跌二成三,同期美國史坦普五百指數僅下挫5.6%。換言之,不到一個月時間,銅已經跌入熊市。
銅廣泛用於各類工業用途,銅價漲跌向來有預告全球經濟前景的功能,因此被稱為「銅博士」。如今銅價在短時間大跌,反映市場投資人仍然擔心歐洲債務問題及新興市場的成長力道。雖然美國公布8月份資本財訂單(包括電腦及通訊設備)創下三個月最大漲幅,仍未能提振銅價。此外,美元走強及季末結算清倉,也是銅價走低的推手。
中國是銅的消費大國,但9月份中國製造業活動已連續第三個月萎縮。
上週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銅進口數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二成六,顯示中國的需求也在減少。
法國興業銀行表示,由於歐美經濟緊縮,工業需求減少,從今年4月開始,不少對沖基金均停止在金屬市場加碼,甚至考慮作空。週四德國國會以壓倒多數通過新的歐盟紓困措施後,銅價早盤仍然下挫1.85%,報每磅3.1865美元。
不過,銅價自從2008年觸底之後,走勢便一路向上,迄今年2月為止漲了三倍,一直徘徊在高檔,因此近日大跌,除了總體經濟的衝擊,多少也有漲多修正的意味。
美股盤後-兩度變盤 道指收漲143點 金融股氣勢暢旺
[ 美股近期多空力道都非常劇烈,這種大波動都還是空頭市場的現象,因為大的波動不是讓多頭就是讓空頭受傷,持續讓投資人虧損的行情就是空頭行情. ]
經歷美歐多空消息,美股今 (29) 日兩度變盤,尾盤拉高作收。
開盤前德國議會通過歐洲紓困金擴大權限案,多頭氣勢大漲。
MF Global 市場策略師 Phil Streible 表示,市場近來承壓甚鉅,若抒困基金通過,將會有強勁反彈。
早盤時段由於美國 GDP 增加優於預期,以及一些跡象顯示歐洲局勢穩定,美股上揚。
但在總體經濟缺乏復甦的明確證據下,投資人盤中開始規避風險,走勢直到尾盤才又再度開始上揚。
National Penn Investors Trust 資產配置管理人 Jim Barnes 表示,歐債危機唯一轉好的是大眾評論,實際上找不到有信服力的計畫可以改善歐債問題。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143 點,漲幅為 1.3%,收 11153.98 點。
Nasdaq 指數下跌 10.82 點,跌幅為 0.43%,收 2480.76 點。
S&P 500 指數上漲 9.34 點,漲幅 0.81%,收 1160.40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4.54 點。跌幅 1.28%,收 350.82 點。
投資人湧入金融股,大摩 (Morgan Stanley)(MS-US) 上漲 6.57%,摩根大通 (JPMorgan Chase)(JPM-US) 上漲 3.02%,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BAC-US) 上漲 3.08%,高盛 (Goldman Sachs)(GS-US) 上漲 3.69%,花旗 (Citigroup)(C-US) 上漲 3.78%。
經濟:美國不動產協會 (NAR) 表示,8月成屋銷售簽約指數下降1.2%至88.6。
美國商務部公布,美國第二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GDP) 由年增1.0%上修至1.3%。
美國勞工部公布,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3.7萬人至39.1萬人,創4月以來低點。
企業:Nokia (NOK-US) 宣布將於 2012 年進一步裁員 3500 人,股價上漲 4.68%。
晶片製造商 AMD (AMD-US) 表示第三季營收成長將低於預期,股價下跌 12.76%。
世界市場:歐股錯綜,英國 FTSE 100 指數下跌 0.4%,德國 DAX 30 指數上漲 1.1%,法國CAC 40 指數上漲 1.1%。
亞股收盤錯綜,上海綜合指數下跌 1.1%,香港衡生指數因颱風休市,日經指數上漲 1%。
貨幣與商品:美元兌歐元及日元走跌,但美元兌英鎊小漲。
紐約 12 月黃金期貨上漲 3.10 美元,至每盎司 1621.10.10 美元。
11 月原油期貨上漲 1.45美元,報每桶 82.64 美元。
債券:美國 10 年期債券價格小漲,收益率下跌至 1.96%。
◆工商時報:金融惡化央行停升息
[ 目前央行的方向已經從通膨壓力轉為經濟衰退的壓力,央行的動作是長期經濟的指標,停止升息代表經濟成長開始停滯,哪天開始降息的時候,就表示經濟真的開始衰退了. ]
歐美債信危機衝擊台灣經濟成長,原物料價格下跌則使通膨壓力暫告消除,中央銀行利率政策終止「連5升」,昨(29)日理監事會議維持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為1.875%、2.25%及4.125%不變。
央行昨日更示警,認為在「經濟成長疲軟」及「金融情勢惡化」交互影響下,全球經濟金融恐出現惡性循環。
央行去年6月起5度升息共0.625個百分點,但歐美債信引發全球二次衰退疑慮,韓國、印尼相繼暫停升息,央行理事會考慮各國際機構陸續下修經濟成長預測值,且國際原油和商品價格高點回跌,昨僅費時一小時,就決議利率不變。
對於利率政策是「暫停升息」、還是「升息循環告終」,央行總裁彭淮南不願回答,僅強調根據目前國內外情勢,理事會決議維持利率不動,未來也會密切注意國內外經濟金融狀況,採取各項必要措施。
彭淮南指出,央行會持續發行長天期存單,讓市場流動性維持在合理水準,國內金融機構流動性也沒有不夠的問題。
彭淮南形容,「台灣是一條小船,兩大航空母艦(歐、美)在動,當然會受影響」,但央行會「盡力穩住這艘小船」。他指出,暫停升息,就是穩住小船的具體作為。
彭淮南指出,台灣是高度開放經濟體,出口占GDP7成,全球景氣下滑,台灣一定會受影響。他表示,後續仍要看歐洲,但相信台灣後續經濟情況就算受衝擊,也不會比2008金融海嘯時差「大家要有信心」。
彭淮南表示,主計處預估明年台灣經濟成長有4.58%,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中經院預估有4.51%和4.93%,IMF預估5%、Global Insight估5.2%,ADB也估有4.7%,「看起來情況並不壞」。
他強調,全球景氣下滑會減少對原物料的需求,包括金價、油價都已下跌,台灣面臨輸入型通膨壓力大幅降低,加上國內食物價格穩定,與其他國家相比,國內物價漲幅溫和。
央行理事會決議文強調,基於全球經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而預期通膨舒緩情況下維持利率不變,至於銀行不動產授信過度集中情況已持續改善,房地產交易也已降溫,央行將持續執行健全房市政策。
◆經濟日報:GDP難保五 央行升息喊卡
[ 央行的動作往往只是確認市場的想法,從外資持續撤離台灣就可以知道台灣經濟開始有疑慮,這是長期的看法,看短線股市的變化關係不大的. ]
全球經濟出現「惡性循環風險」,國內全年經濟成長率難保五,中央銀行昨(29)日理監事會議決議貼放利率維持不變,為長達五季的升息循環畫下休止符。
行政院主計長石素梅昨日表示,今年經濟成長率想要維持原先預測的4.81%,「會很辛苦」,「下修機會大」。經建會也首度承認,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可能跌破4%。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表示,第四季經濟成長看來不會比第三季好。
考量到景氣已出現下滑風險,加上通貨膨脹壓力減輕,央行貨幣政策「停止緊縮」。去年6月底開始,央行逐季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累計升息0.625個百分點;央行昨天暫停升息後,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在1.875%、2.25%和4.125%。
不過,央行總裁彭淮南強調,「景氣再怎麼壞,也不會比2008年金融海嘯更糟,大家要有信心。」
聽到央行不升息,劉憶如也點頭說:「應該是這樣。」
劉憶如說,主要國家的領先指標還在下跌,台灣也是;廠商聖誕接單並不是很理想,外銷接單、進口成長率都雙降。
劉憶如指出,因應萬一歐洲情勢再更差,政府須有所準備,10月中下旬將討論包括短期促進就業、排除投資障礙及拓展出口「新」新興市場。
央行昨日理監事會後提供給媒體的參考資料「當前經濟金融情勢」,首頁便出現「全球經濟金融出現惡性循環風險」圖表,指出歐美國家無法提振景氣,導致金融情勢惡化、經濟成長疲軟,兩者惡性循環,成為央行停止升息關鍵。
至於央行是「暫停」還是就此打住升息的循環?彭淮南表示,下季利率政策將密切注意物價和經濟狀況,再採取必要措施。
央行指出,國際經濟成長趨緩,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為1.34%,全年為1.59%,明年為1.21%,全世界物價已在今年第三季達到高峰,通膨壓力降溫。
宏達電今年銷量 估創歷來新高
[ 這個消息剩三個月就成為過去,股價也早就反映這個事實,目前股價都在反映明年的業績,因此這個消息是不能拿來操作的. ]
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宏達電預期今年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出貨量將創歷來新高,主要獲產品多樣化加持,以及今年稍早一連串併購案發揮效益。
報導指出,宏達電在從知名度相對較低的代工廠商,搖身一變成為全球舉足輕重的大廠之際,正積極提升其智慧型手機銷售。根據研究機構顧能公司(Gartner Inc.),宏達電今年第2季智慧型手機銷售排行全球第5,市占率達10.2%。
顧能數據顯示,宏達電第2季智慧型手機銷量達1101萬支。
宏達電全球業務行銷總經理瑪肯西(Jason Mackenzie)在1場智慧型手機發表會場邊向道瓊新聞社表示,宏達電認為近期在軟體技術上的合作,連同最近的併購案,都有助於刺激銷售。
宏達電8月砸下3億美元,取得美國高階耳機製造商Beats by Dr. Dre的多數股權,以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上,提高手機多媒體服務的品質。Beats的耳機是以知名音樂人德瑞博士(Dr. Dre)命名。
瑪肯西表示,他預期首款融入Beats技術的手機,將從10月第2週起出貨。
至於宏達電平板電腦銷售,瑪肯西並未加以詳述。
超過半數的宏達電裝置搭載Google公司(Google Inc.)Android作業系統,顧能預估,明年前全世界將近一半的智慧型手機都會屬於Android陣營。
Google近期併購手機製造商摩托羅拉行動公司(Motorola Mobility Holdings Inc.),引發外界質疑這個網路巨擘可能會對子公司偏心,而冷落宏達電、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 Electronics Co.)和樂金電子公司(LG Electronics Inc.)這些同樣使用Android的廠商。
不過瑪肯西倒是對這筆併購案表示歡迎,他指出,Google將因此把摩托羅拉的技術和軟體功能整合進Android,「從而對各家廠商產生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