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後─金融股拖累 道瓊下跌120點
◆工商時報:國銀登陸設點、業務 大鬆綁
◆經濟日報:全球經濟冷卻 大陸獨熱




美股盤後─金融股拖累 道瓊下跌120點

[ 美股由於短期反彈幅度過大,因此昨天出現獲利賣壓讓指數回檔,亞股這波反彈幅度都是落後歐美的,所以今天若能開低走高,就表示亞股轉強了. ]

強於預期的製造業報告,舒緩了投資人的緊張情緒,但金融股下挫壓低大盤走勢,美股周四收盤走跌。

不過市場焦點在周五的就業報告上。分析師表示,投資人正屏息以待明日的就業報告。

道瓊工業指數下滑119.96點或1.03%至11493.57點。
Nasdaq指數下滑33.42點或1.30%至2546.04點。
S&P 500指數下滑14.47點或1.19%至1204.42點。

美國幾大投行成了美股走低的元凶,包括美國銀行(BAC-US)、摩根大通(JPM-US)、高盛(GS-US)、花旗(C-US)股價皆下挫。金融股遭逢賣壓的原因在於,聯準會制裁高盛的貸款相關業務。

ISM製造業指數8月讀數為50.6,較經濟學家預期的47好上許多。坊間甚至還有耳語傳數據將低至43-45。

分析師認為,此數據顯示美國避開了立即衰退的可能。

美國勞工部周四公布,美國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1.2萬人至40.9萬人。前一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則由41.7萬人上修至42.1萬人。

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8月27日結束的一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為下降至40.5萬人。

投資人靜待明日的就業報告。《CNNMoney》調查19位經濟學家,預期美國經濟將增加8萬個工作機會,而8月失業率將持續保持在9.1%。

企業消息:零售股表現強勁,包括梅西百貨(M-US)、好市多(COST-US)因為同店銷售超出預期,股價上揚。今日也是車商公布8月銷售數據之日。通用(GM-US)及福特(F-US)的表現劣於預期、但克萊斯勒表現超過預期。福特及通用的股價聞訊分別降低2%及4%。

外匯及大宗物資:美元兌歐元、日元、英鎊走升。

10月原油升12美分至每桶88.93美元。

12 月黃金下滑 2.60 美元或 0.1% 至每盎司1829.10美元。

債券:10年期公債上揚,壓低殖利率至2.17%。

國際股市:歐股漲跌互見。英國FTSE 100指數上揚0.5%、德國DAX指數下滑1%、法國CAC 40指數上升0.3%。

亞洲股市收盤錯綜。上證指下滑0.4%、香港恆生指數上揚0.3%、日本日經指數上揚1.2%。

◆工商時報:國銀登陸設點、業務 大鬆綁

[ 政府持續開放金融的業務範圍,對金融股是正面的,也表示政策目前是偏多為主的. ]

     金管會取消銀行赴大陸投資的5大限制,同時開放一大利多。金管會昨(1)日公布,將取消銀行投資大陸二擇一、三擇二、參股僅限1家、2分行後才得設子行及大陸分行放款等限制,並開放國銀OBU、海外分行得對大陸企業、自然人授信,及與大陸銀行往來及拆借。

     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表示,只要建立總量曝險機制、風險控管,就應該讓金融業者有更多選擇,積極發揮台灣金融業的競爭優勢。她強調,金管會將協調開放業者投資大陸消費金融公司、小額信貸公司、擔保抵押公司,並再向大陸方面爭取更多開放條件。

     行政院周三核定兩岸金融業務往來及投資許可管理辦法,金管會昨日立即宣布開放方向,李紀珠表示,內部行政作業後,9月就會公告正式條文,屆時金融業者即可適用新的規定。

     新條文取消5大限制,首先即是取消原本母行、海外子行投資大陸只能二擇一的限制,讓台灣金融業者可同時運用海外子行或母行去投資,若未來中美談判或香港CEPA有更好條件,銀行也能利用美國子行或香港子行去大陸設分行、子行及參股。

     第二是取消三擇二,即銀行業者可同時赴大陸設分行、子行及參股;第三是取消參股大陸金融機構僅限一家的限制,銀行可到大陸各省參股規模較小的地區性銀行;第四是取消設立大陸2分行後才能申設子行的規定,6家已在大陸設分行的國銀,新辦法公布後即可立即申請設立大陸子行。

     另外,金管會取消大陸分行放款不超過吸收存款及拆入款餘額2倍的限制,銀行對大陸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借總額,以不超過銀行上年度決算淨值的1倍的總量曝險機制管理;至於計算方式和項目,銀行局長桂先農表示,會再與中央銀行討論,且金管會隨時可視實際情況調整上限比率及計入範圍。

     金管會同時開放國銀OBU、海外分行可辦理大陸法人、自然人的授信,也能與大陸銀行進行往來及拆借,加計台商授信等,不超過OBU、海外分行資產淨額的30%或50%(優質銀行)為限,大幅擴大國銀業務範圍,也有助國銀經營大陸客戶,並與大陸銀行進行多幣別合作,協助大陸台商取得資金。

◆經濟日報:全球經濟冷卻 大陸獨熱

[ 大陸的經濟是政府打壓之下才放緩,和全球拼命救經濟的情況是完全不同,因此未來大陸是比較能依靠的經濟體,也表示傳產的長多是還在的,目前只是暫時的休息而已. ]

全球各國的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昨(1)日公布,歐元區與英國,以及台灣、南韓與日本等亞洲出口大國,全都處於減緩或陷入萎縮,唯有中國大陸一枝獨秀,止跌回升。

大陸官方及滙豐8月份PMI雙雙止跌微升。

大陸國家統計局與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大陸PMI指數為50.9,比7月微升0.2個百分點,結束了今年4月以來連續四個月的回跌走勢。

國家統計局新聞稿指出,儘管這是2009年3月以來的次低點,但仍連續31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顯示中國的製造業仍處於增長態勢。

滙豐(HSBC)公布的統計結果為,大陸8月份PMI從7月份的49.3上升至49.9。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8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也比日前公布的預覽值微升,並更接近50,反映中國經濟目前僅是放緩而不會「硬著陸」。

歐元區與英國的PMI則雙雙出現萎縮。

Markit Economics數據顯示,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終值下滑至49,低於7月的50.4,主因是法國和義大利製造業萎縮。

英國8月PMI指數下滑至49,低於7月的49.4,為26個月來最低。

滙豐公布資料,台灣8月製造業PMI降至45.2,為2009年1月來最低。南韓8月製造業PMI從7月的51.3跌至49.7;Markit公司日前公布的日本8月PMI也跌至51.9,是三個月來最低。

PMI是國際上通用的總體經濟監測指標之一,一般以50作為製造業榮枯的分界點,PMI高於50反映製造業處於擴張階段,低於50代表製造業已進入衰退階段。

大陸國家統計局表示,出口訂單指數為48.3,比7月下降2.1百分點,降至臨界點以下,顯示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開發國家債務危機以及外需不振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大陸製造業海外訂單量減少,出口面臨挑戰。

專家表示,全球經濟再次出現波動,各國寬鬆貨幣政策傾向於延續,特別是美國有可能啟動第三輪量化寬鬆(QE3),中國若要鞏固通貨膨脹控制成果,就必須警惕大宗商品價格反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piri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