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後─經濟有減緩跡象 道瓊收低21點 連續第六天下跌
◆工商時報:鴻海決戰5新產業
◆經濟日報:今年打底 明年收成




美股盤後─經濟有減緩跡象 道瓊收低21點 連續第六天下跌

[ 美股因為一堆利空緩跌很多天,緩跌勢比大跌還可怕的訊號,因為緩跌會讓投資人失去警覺心,因此是要多加提防的. ]

經濟減緩跡象仍然糾纏著投資人,美國股市周三下跌,道瓊與S&P 500指數連續第六天收低。整體而言,華爾街氣氛仍屬跌勢,近來的跡象顯示經濟復甦受阻,投資人仍受到壓力。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收低21.87點或0.18%至12048.94。
Nasdaq指數收低26.18點或0.97%至2675.38。
S&P 500指數收低5.38點或0.42%至1279.56。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低8.7點或2.08%至408.94。

Alcoa (AA-US)股價下跌逾2%,為跌幅最大的道瓊成份股。但 Verizon (VZ-US)股價上漲1%,則支撐了道瓊指數。

原油價格上漲近2%,收盤每桶接近101美元。OPEC未能達成增產協定,為市場利多。

原油價格上漲,拉抬了能源股,Cabot Oil (COG-US),Apache (APA-US)與Occidental (OXY-US)股價均上漲。

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XOM-US)股價上漲近1%。該公司宣布,在墨西哥灣發現三處原油與天然氣蘊藏,數量達7億桶。

信用卡公司Visa (V-US)與MasterCard (MA-US)股價受到壓力。參院未將銀行收取借款卡交易費用設定上限的規定延後。

分析師說,市場有系列利空消息,卻表現出了韌性,短期內,股市可望進一步反彈。但大環境則較少樂觀。

市場氣氛謹慎,投資人持續消化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伯南克的談話,該談話於周二尾盤,阻止了溫和的漲勢。

經濟:Fed公布最新褐皮書報告,顯示Fed劃分的12個地區中,大多地區經濟活動持續溫和擴張,但至少有四個地區,經濟成長減緩,僅達拉斯Fed銀行報告經濟活動加速。

企業:Hovnanian (HOV-US)於周二收盤後,公布獲利令人失望。周三,該住宅建商股價下跌約12%。

LDK Solar (LDK-US)股價下跌逾7%。該公司發布了謹慎獲利展望。

匯率與商品:美元兌歐元與兌英鎊上漲,但美元兌日元則下跌。

8月黃金期貨下跌2.70美元至每盎司1536.00美元。

公債:美國10年期公債價格走高,殖利率下降至2.96%,周二為2.99%。

世界市場:歐洲股市周三收低。英國FTSE-100指數下跌0.8%,德國DAX指數收低0.6%,法國CAC-40指數下跌0.5%。

報導指出,穆迪信評公司認為,英國信用評等有遭調降的風險。該消息引發了歐洲股市的跌勢。

亞洲股市收盤錯綜。上海綜合指數上漲0.2%,日經指數收紅0.1%。香港恆生指數則下跌0.9%。

◆工商時報:鴻海決戰5新產業

[ 鴻海的新方向是值得大家持續追蹤,不過也表示還在守舊的企業是岌岌可危的,電子業是準備要面臨很大的淘汰賽的. ]

    鴻海昨日揭櫫五大發展及五年計劃兩大架構,董事長郭台銘表示,今年營運至少維持15%至30%的成長,並朝自動化管理、能源開發、眼球革命、雲端商機、智慧電網五大新產業領域邁進。

     鴻海精密今年營收朝3.5兆元歷史新高邁進,但郭台銘絲毫不馬虎,不但首度公開「企業專利雲端運算中心」,也對未來五大產業領域,說清楚、講明白。

     郭台銘表示,鴻海在全球伺服器市佔率高達65%,未來將搶攻「工業雲」商機,不但是首家設立貨櫃雲(移動式雲端)、專利雲等多雲發展的企業,也開始為雲端基礎建設紮根,包括奈米觸控、三網融合、數位匯流及數位內容都已佈局成形。

     至於外傳鴻海將退出筆電市場,郭台銘語氣堅定說,絕不會退出NB製造,鴻海掌握幾乎所有NB機構件、關鍵零組件,甚至連面板、觸控都有,他強調,「就算全世界剩2家,我是其中1家」。

     郭台銘指出,公司內部已訂五大營運方向,第一、固守製造業領域,將朝合理化、自動化及無人化管理發展。他強調,鴻海不是代工,而是從事現代精細製造業,憑借著美日退出製造業優勢,將伺機在台擴增自動化工廠。

     第二、跨入能源產業,太陽能只是其中選項。他表示,未來要進軍智慧型家電及太陽能,未來要靠管理技術獲利,太陽能產業已籌劃2年,相關團隊已到位,今年一定會跨入。

     第三、持續發展「眼球計劃」,相關光學產業由鏡頭延伸到下一世代的顯示器(DISPLAY)、奈米觸控甚至延伸至三合一觸控技術,並與日本多家大廠洽談技術合作。

     第四、在雲端方向,將跨入工業雲的領域,且搭配WIFI寬頻研發團隊,將雲端導入無線寬頻的三網融合商機。

     第五、發展智能電網商機,並搶攻數位家庭市場,隨伺服器、平板電腦等相關產品用電量提高,因此鴻海將發展智能電網,並擴增研發環保減碳的研究,預估2到3年相關產品將逐步發酵。

     鴻海五年計畫中,郭台銘表示,今年為準備年,自2012年啟動,第一、培育人才,培訓年輕幹部;第二、培養技術,把前端製程移到學校,以孵小雞過程和學校合作;第三、市場和客戶目標共同瞄準金磚五國,甚至金磚六國;第四、自動化作業;第五、一條龍服務,加強賣場通路,幫客戶減少庫存。

◆經濟日報:今年打底 明年收成

[ 明年是最虛幻的,投資雖然要放眼未來,不過還是要著眼現在才行,如果是期待明年的鴻海,那麼今年是要等大跌才能進場的. ]
 



鴻海昨(8)日舉行股東常會,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表示,鴻海的大陸工廠內遷效益,今年下半年開始顯現;今年是鴻海的打底年,「2012年將是鴻海的收成年」。

外資巴克萊證券(Barclays)董事總經理楊應超看好鴻海,明年重拾獲利成長動能,可望「賺進一個股本」。

鴻海昨天股東會公布去年合併營收2.997 兆元,較前年成長52.9% ;但獲利未能跟上腳步,稅後純益771.54億元,只比前年微增1.9%。郭台銘為公司去年表現打了一個及格邊緣的60分。

郭台銘向媒體揭示鴻海未來的「五年計畫」,包括培育人才、培養技術、瞄準「金磚五國」、加速自動化生產,及打造零組件到終端通路的一條龍式服務。今年是「五年計畫」的暖身年,2012年正式起跑。

 

郭台銘解釋,去年富士康發生「12連跳」事件後,公司首要任務就是穩定員工,去年10月全面調高大陸員工基本工資。此舉已奏效,現在大陸中小企業頻傳缺工,鴻海不但不缺工、還可以挑工,明顯降低鴻海員工流動率。

其次,鴻海加速工廠西遷,希望讓員工能夠回到家鄉工作。從去年宣布、蓋廠,到目前還在搬遷中,這個過程因為兩邊都要支出,多出很多額外的設備和費用,造成鴻海毛利率未能隨著營收同步成長。

不過,他強調,整個穩定員工和工廠西遷的效益,會在未來一至二個季度內逐步顯現,這段時間鴻海為下一波成長打下厚實基礎,今年是鴻海的打底年,今年下半年還不一定收成,但2012年一定是鴻海的收成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spirinman 的頭像
    aspirinman

    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aspiri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