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53億元中信金併大都會
◆經濟日報:中信買下大都會
美股盤後─清淡中謹慎觀望 收盤前逆轉小跌
[ 由於美股短期漲幅已大,因此上漲力道開始減弱,未來要注意美股能否繼續往上,才是多頭的動力. ]
周一 (28 日) 美股經歷一日小幅走揚,無奈收盤前半小時卻臨陣反跌,終場收低,結束先前連續 3 日漲勢。主要由於交易量依舊清淡,謹慎的投資人持續關注海外局勢發展。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小跌 22.71 點或 0.19%,收 12197.88 點。
Nasdaq 指數下跌 12.38 點或 0.45%,收 2730.68 點。
S&P 500 指數小跌 3.61 點或 0.27%,收 1310.19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小漲 0.48 點或 0.11%,收 436.75 點。
今日道瓊指數由美國最大房屋修繕產品零售商家得寶 (Home Depot)(HD-US) 領跌,不過指數大部分時間維持上揚,由美國兩大行動通訊商 AT&T (T-US) 及威瑞森 (Verizon)(VZ-US) 領漲,因投顧公司 Robert W. Baird 將其股票評等雙雙上調至「優於大盤」。
今日 Nasdaq 指數,遭美國網路拍賣巨擘 eBay (EBAY-US) 拖累,因公司宣布以 24 億美元價格,收購電子商務解決方案企業 GSI Commerce,股價聞訊重挫 4.29%。
儘管如此,今日 S&P 500 指數及 Nasdaq 指數當中,繪圖晶片處理器大廠英偉達 (Nvidia)(NVDA-US)、線上影片租賃網站 Netflix (NFLX-US) 及美國太陽能業巨擘 First Solar (FSLR-US) 等企業股價,皆表現優異。
美股三大基準指數上周攜手走揚,漲幅皆在 3% 上下,因投資人將注意力放在企業財報強勁表現,而忽略國外地緣政治憂慮。不過,近幾周美股震盪,主要由於日本的核災持續令人擔憂,加上中東及利比亞的戰爭及動亂遲不平息。
經濟數據:美國商務部今日公佈,2 月份個人消費支出增加 0.7%,優於市場預期的增加 0.5;個人收入亦成長 0.3%,符合預期。
全美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NAR) 也公佈,1 月份美國已簽約成屋銷售 (pending home sales) 成長 2.1%,遠優於經濟學家預期的小增 0.3%。
企業消息:全球知名攝影軟片公司柯達 (Eastman Kodak)(EK-US) 今日股價勁揚 5.29%,因美國聯邦機構上周五 (25 日) 表示,將重新審查柯達提出蘋果 (Apple)(AAPL-US) 及黑莓機 (BlackBerry) 製造商 RIM (Research in Motion)(RIM-CA)(RIMM-US) 涉嫌侵權的指控。
其他市場:今日亞洲及歐洲股市皆漲跌互見,其中上證綜指小漲 0.2%,港股恆生指數上揚 0.4%,日經 225 指數則下跌 0.6%;英國富時 100 指數及法國CAC 40 指數雙雙小漲 0.1%,德國 DAX 指數則小跌 0.1%。
今日美元兌歐元小跌,兌日元及英鎊則升值。美國基準 10 年期公債價格微跌,殖利率由 3.44% 上升至 3.45%。美國 5 月交貨原油價格下跌 1.42 美元,收每桶 103.98 美元。4 月交貨黃金價格下挫 6.60 美元,收每盎司 1419.90 美元。
◆工商時報:53億元中信金併大都會
[ 之前外資大幅買超中信金的原因終於浮上檯面,今天中信金應該會有所表現,不過消息一旦曝光,就沒有買進的價值了,如果看好未來的發展,那也是要等回檔之後才是好買點了. ]
大都會人壽在台子公司2度標售,昨日由中信金控以1.8億美元(約新台幣53億元)得標,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表示,這是中信金跨足人壽保險業務的第一步,將先以銀行保險擴充規模,未來不排除以併購進行非自發性成長。
大都會國際人壽在台有30.7萬保戶、100萬張保單,吳一揆強調,保戶權益不變,所有內勤員工也保證留用2年;此外,中信金將在壽險子公司設置7名董事,內含3席獨董,將延攬金融、保險、財務、會計、法律等專業人士出任,至於經營層及總經理人選尚未最後確定。
中信金控併購大都會人壽後,合併資產規模將拉高到1.86兆元,逼近資產排名第8名的華南金;由於中信銀目前是多家壽險公司主要的銀行通路,未來取得大都會人壽子公司後,吳一揆表示,初期仍將保持中信銀的開放平台,繼續銷售各保險公司最有競爭力的保單,維持手續費收入。
大都會人壽國際業務部亞太區域董事總經理施沛德(Peter Smyth)表示,大都會人壽中英文名稱都有註冊權,所以中信金完成股權交割、大都會人壽在台子公司併入中信金後, 便必須立即更名。至於公司新名稱,中信金表示,還在評估。
大都會人壽在台子公司去年4月19日宣布以1.125億美元賣給國票金,但因金管會不同意,今年初第2度招標,昨天確定由中信金以1.8億美元得標。
吳一揆表示,國票金去年出價時,大都會人壽在台淨值為新台幣68億元,價格淨值比0.55倍;今年2月底,大都會在台淨值為98億元,中信出價53億元,價格淨值比0.57倍,「價格非常合理」。
吳一揆分析,大都會人壽去年增資新台幣15億元,今年2月又通知各買家再增資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5.9億元),這些都列入出價考量。他強調,中信金取得大都會人壽後,短期內將不必再對大都會國際人壽增資。
吳一揆表示,取得大都會人壽在台子公司對中信金除了是財務性投資,也具有重要策略意義,可發展其他保險業務、增加金控多樣性收益來源、提高獲利性及穩定長期收益,也提供中信金客戶更全方位的金融商品,奠定未來進軍中國大陸的基礎。
◆經濟日報:中信買下大都會
[ 由於本周央行要升息半碼,對金融本來就是利多,現在多一個消息,金融的人氣應該又會更旺了,人氣旺的時候,通常是好賣點,而不是好買點了. ]
美商大都會國際人壽昨天宣布,以一億八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十三億元),將百分之百股權賣給中信金控,中信金控終於跨入保險市場;大都會人壽最為人知的史努比卡通商標,將和台灣保戶說再見,而且台灣大都會人壽的中、英文名稱,都必須更改。
中信金控昨天與大都會人壽簽約,敲定這項交易。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承諾,將保障台灣大都會人壽卅多萬名保戶權益,以及全體員工工作權。
吳一揆說,取得台灣大都會人壽,是中信金控進軍保險業務第一步,這不只是單純財務投資,還是項策略性投資。
台灣大都會人壽是第二次標售。去年首度出售競標,由國票金控以一點一二五億美元(當時折合新台幣卅六億元)得標;但因為國票金控內部大股東不和,對併購大都會人壽沒有取得共識,金管會否決這項併購案。
大都會人壽今年第一季重新開標,吸引四家業者投標,包括中信金、台新金、三商美邦人壽及旺旺集團。中信金控以一點八億美元最高價得標,並且高於第一次國票金控的標售價格。
金管會官員昨天表示,金管會將依金控轉投資規定,審查中信金控申請併購大都會人壽的適格性。不過,市場認為這項交易案比南山人壽出售案相對單純,預料過關的機率相對高。
吳一揆表示,目前大都會淨值為九十八億元,此次中信金控的出價約是淨值的零點五七倍,中信金覺得交易價非常合理。
吳一揆強調,併購的五十三億元全是中信金自有資金,不用籌資也不用借款,資金來源相當清楚;由於中信金旗下沒有保險子公司,大都會六百廿四名員工將百分百全數留用,員工薪資福利兩年內不變;股權移轉時,卅萬七千多名保戶權益也會充分獲得保障。
大都會人壽國際業務部亞太區域董事總經理施沛德表示,大都會來台投資廿二年,績效雖好,但規模太小,為了不讓發展受限,決定出售;亞太市場雖對大都會還是有吸引力,但短期內看不到商機,不會那麼快重返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