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TMF生技基金成軍 掀企業認購潮
◆經濟日報:Android陣營新動作 宏達電再告蘋果
美股盤後─德法峰會無具體作為 道瓊跌76.97點
[ 美股因為等不到利多,讓指數是出現獲利賣壓,盤後DELL財報也是不佳的,這都會對今天亞股造成壓力,不過只要波動不大,就不會影響太多的,之前台股抗漲,預計今天也可能抗跌才是. ]
德國總理梅克爾及法國總統薩柯奇會面後發表聲明,卻沒有什麼具體作為,美股周二收盤走跌。
道瓊工業指數下滑 76.97 點或 0.67% 至 11405.93 點。
Nasdaq 指數下挫 31.75 點或 1.24% 至 2523.45 點。
S&P 500 指數下滑 11.73 點或 0.97% 至 1192.76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滑 7.24 點或 2.00% 至 355.41 點。
周二早盤,由於歐洲經濟成長停滯,引發了對於區域及全球經濟成長的擔憂,美股三大股指一度跌幅超過1%。
分析師表示,問題的焦點又重回歐洲及其債信問題。歐元區的經濟有些問題,這對全球經濟形成擔憂。
德國總理梅克爾及法國總統薩柯奇會面,探討上個月頒布的措施,以解決主權債務危機及保護歐元。
梅克爾及薩柯奇認為歐元穩定基金規模為 4400 億歐元已足夠,對此投資人大感失望,經濟學家認為規模需要大舉擴張,有些人甚至認為規模必須達到 1 兆歐元。
梅克爾及薩柯奇也認為,發行歐元債券無助於解除現在的危機。
分析師指出,市場需要的是可能的解決方案,但這次會面的結果顯然不如預期。
歐元區經濟體僅季增0.2%、年增1.7%,慘澹的數據為衰退以來最糟,產出的下滑也使投資人對歐元區未來的能見度生疑。
惠譽確認美國債信的 AAA 平穩,展望亦穩定。
經濟消息:
美國勞工部周二公布,原油價格上漲,推升了7月進口物價指數上升0.3%。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7月進口物價指數為下降0.1%。
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周二公布,由於汽車裝配增加,公用事業產出上升,美國7月工廠,礦場與公用事業生產上升0.9%。7月工業生產符合預期,並創去年12月以來最大上升幅度。
商務部公布,7月新屋開工年率下降1.5%至60.4萬棟,6月為61.3萬棟。接受MarketWatch調查的分析師平均預估,7月新屋開工為年率60萬棟。
企業消息:家事修繕家得寶(HD-US)的股價上升5%,原因為其獲利及財報皆高於預期,也上修了財測。
沃爾瑪(WMT-US)上修財測,而銷售額亦上揚5.5%至1086億美元,股價上揚4%。
上述二零售商為道瓊工業指數漲幅最大之個股。戴爾將在盤後公布財報,湯森路透分析師預期每股獲利為49美分。
國際股市:歐股跌幅收斂,英國FTSE 100指數下滑0.4%、德國DAX 30指數下滑0.8%、法國CAC 40指數下跌0.6%。
亞洲股市收盤錯綜,上證指下挫0.7%、恆生指數下跌0.2%、日經指數小升0.2%。
外匯及大宗物資:美元兌歐元走升,兌日元及英鎊走貶。
9月原油下滑1.23美元至86.65美元。
12月黃金期貨上揚27美元至每盎司1785美元。
債券:10年期美國公債價格走升,壓低殖利率至2.23%。
美股16日盤後交易,Dell Inc.(DELL-US)(戴爾)調降全年營收預估,上季營收也不如華爾街預期,導致股價大跌。
晶片業者Analog Devices(ADI-US)上季財報也比預期差,亦引發股價賣壓。
根據最新盤後報價,Dell挫低7.9%報14.55美元。該公司預估,第3季營收將相對持平於第2季,並說這「符合過去兩年的季節性」。FactSet Research預估的數字為161.8億美元。
◆工商時報:TMF生技基金成軍 掀企業認購潮
[ 政府的發展主軸就是生技,TMF就是進一步的實際作為,也代表未來生技是可以有更多的機會,也是未來要留意的族群之一. ]
首檔台灣生技創投基金(Taiwan Medtech Fund,TMF)昨(16)日成軍!在基金管理團隊負責人張有德、智融集團董事長施振榮雙光環下,吸引各大集團認購熱潮。據了解,除了中鋼、中油等較具國營色彩企業外,鴻海、台達電、致茂、明基等科技業都將加入投資行列。
張有德說,TMF將與美國醫療器材創投The Vertical Group合作,並邀請智融集團擔任TMF顧問,預計募集50億元以上,國發基金已通過投資10億元,投資比例20%,剩餘40億元將由泛官股與民間企業共襄盛舉,其中泛官股投資比例不高於20%,對象包括中油、中鋼、台糖、臺鹽等,預計年底資金可到位,並開始運作。
張有德表示,TMF將發揮火車頭功能,帶動更多資金投入,並透過指標性的案子,強化人才網絡連結,現初步鎖定的案源有積極發展置入式及微創式治療功能的醫材外,也和幾家ICT廠商談過,他們對於發展創新的醫材與居家照護設備的興趣極高。
張有德認為,台灣高階醫材發展在各新興國家首屈一指,也具備國際競爭優勢,但欠缺把資源整合的人才,希望藉由TMF擔綱產業的領頭羊。未來TMF將以投資由美國及台灣學術研究單位開發技術所育成的衍生公司及初創期的企業為主,盼扶植這些新創公司成為生技醫療產業具發展潛力的公司。
至於投資領域,則鎖定七大主軸,包括心血管、骨科/運動神經科、糖尿病、睡眠疾病、肥胖症、神經科、遠距居家照護等。
張有德表示,創投基金還是以盈利為主,在不違反政府規範下,只要能把研發成果帶回台灣,或台灣可掌握部分市場權力者,都有可能合作,因此,也會投資美國公司。
被認為是生技鑽石行動方案中最具指標TMF基金,已傳出吸引包括台達電、鴻海,金融壽險業都有意加入下,預計基金募集將可提前完成,並超過50億元,為此昨日說明會也吸引不少家醫材公司拿著公司營運資料向張有德取經,甚至希望直接嫁給TMF。
◆經濟日報:Android陣營新動作 宏達電再告蘋果
[ 若兩間公司一直在做專利戰的官司,對於公司內部的發展自然是不利的,唯有看到兩邊開始和解,才是正面循環的開始. ]

路透報導,宏達電16日在美國德拉瓦地方法院對蘋果提出告訴,指控麥金塔電腦、iPhone、iPad等裝置侵害宏達電三項專利權,向蘋果索取損害賠償,支付三倍於侵權損失的賠償金。
宏達電發言系統昨(16)日晚間證實,因蘋果侵犯公司專利,宏達電已在美國德拉瓦地方法院提告,要求蘋果侵權產品禁止在美銷售並提出民事賠償,但對於已在進行中的法律案件,不便多做說明。
宏達電去年5月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控訴蘋果侵權,這次在地方法院提出控訴,發動猛烈專利戰,宣示宏達電全力反攻,也顯示彼此間的專利訴訟戰愈演愈烈。
由於Google才剛以125億美元(約新台幣3,600億元)收購摩托羅拉行動公司(Motorola Mobility),強化其手機作業系統Android的專利,以與蘋果陣營對抗,因此同屬Android陣營的宏達電此時出手,格外令人注意。
根據宏達電的訴狀,宏達電指控蘋果侵害的三項專利,是在2008到2010年間取得,外界推估,以宏達電告蘋果侵權的產品來看,極有可能是藉由S3圖像的專利出招,是宏達電在今年7月6日自威盛手中買下S3圖像後,首度向蘋果發動訴訟攻勢,要求賠款與其他救濟措施。
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本周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表示,蘋果告宏達電侵權,實際上是一種市場手段,「雖然蘋果有備而來,但是宏達電及威盛也已經做足準備功課」。
專利權專家表示,美國德拉瓦地方法院對於智慧財產權案件,採較積極審理態度,並強調權益人利益的保障。按經驗來看,在美國德拉瓦地方法院提告,對於原告比較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