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連續下跌三天
 加權連續收了三根紅K
 這兩天還是上漲的
 統計一下這三天外資賣了快200億
 那麼台股到底是什麼原因可以漲成這樣呢?


 如果去思考這種問題
 那麼一定會常常覺得奇妙又莫名
 等思考完了
 或是原因終於出現
 行情可能也結束了 

 試想當初漲到9800
 或是之後下跌到4000左右
 還是之後又上漲到8400附近
 哪一次的行情是在大家的預料中產生?

 既然沒有一次行情可以被預料到
 那麼明天的行情是否和今天的交易有關?
 答案當然是無關的
 
 之前說過一個觀念
 這邊讓大家複習一下
 個人認為交易只有三秒鐘
 也就是〔上一秒,這一秒,下一秒〕

 有些人交易都在上一秒
 一直在想之前怎麼上漲
 不然就是在想怎麼之前沒有買到飆股
 這樣的話你的交易就〔無法前進〕

 另外有大多數人都在交易下一秒
 一直在想等一下是漲是跌
 明天會不會回檔
 沒買到會不會就漲上去了
 這樣的話你的交易就〔無法開始〕

 上一秒已經過去了-永遠不會再來
 再看他也沒有用
 下一秒則永遠不會來
 因為來的時候一定會變成 ”這一秒 ”
 
 所以我們就算能分析上一秒
 能夠猜想下一秒
 不過一但要交易的時候
 就只能交易〔 這一秒 〕

 既然只能交易這一秒
 那麼何必去在乎上一秒以及下一秒呢
 上一秒漲跌和你已經無關
 下一秒會漲會跌
 這一秒你一定會知道的

 有本書叫做〔活在當下〕
 個人認為投資也是要〔交易在當下〕
 這樣你就會發現投資越來越簡單
 獲利越來越輕鬆了

 像今天大盤收盤後
 看到
 法人期權分析表 2.0 -> 外資多單持續增加
 5日多空漲跌幅統計表V6.2 -> 多頭力道再度增加
 股票新高統計表Turbo 1.5 -> 新高家數持續增加
 這都是今天的40
 也就是我們要交易的根據

 只有化繁為簡
 才能掌握大道

 另外有朋友跟我說
 他的股票漲多了
 他就直接賣掉一半
 因為感覺風險變高了
 
 這是一種〔 感覺 〕
 如果根據40的話
 就會發現風險還是有的
 但是風險不只一種
 風險有兩種

 1。上漲的風險
 2。下跌的風險

 賣掉股票或是空手就會有股票上漲的風險 
 持有股票時就會有下跌的風險
 因此無論怎麼做都是要承擔風險的

 那麼我們要思考的不是〔避開風險〕
 因此無法避開
 我們要思考的事情是
 怎麼樣調整風險是最適當的

 因為風險沒有大與小
 只有適不適合自己
 有些人願意冒著年報酬50%的風險 
 有些人只願意冒著年報酬10%的風險
 那麼根據風險的考量
 就會有不同的做法

 舉個例子
 希望年報酬有10%的朋友
 並且也是操作股票價差交易的投資人
 那麼當大盤大於月線的時候
 你的持股比率可能就會是

 10% ~ 30%

 這個時候
 如果你持有超過3成的股票
 風險就太高-這是下跌的風險
 但是你如果是空手的話
 那麼風險也是太高
 這是股票上漲的風險

 唯有持股在適當的範圍
 風險才是最適當的
 至於什麼情況應該持有多少比重的持股
 就需要請大家找出適合自己的範圍了
 
 根據〔這一秒〕的40
 再用〔固定〕的交易方法
 在〔既定〕的投入比重範圍內
 就是我們所需要做的事情
 
 你無法不承受風險
 但是你能把他控制在最適當的範圍內
 才能獲取你應得的報酬
 並且享受你的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spirinman 的頭像
    aspirinman

    阿斯匹靈的理財航路

    aspiri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