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連跌17個月 領先指標回升
◆經濟日報:油價走跌 通膨危機解除
美股盤後─科技類股強漲 樂觀財報季將至 道指竄升108.98點
[ 由於企業財報強勁,使得美股出現反彈,近期美股來回大幅震盪,這在空頭是很正常的現象,多頭的盤整是小漲小跌,空頭的盤整就是大漲大跌了. ]
《CNNMoney》報導指出,「星期一憂鬱」的說法在股市一般也通用,然而今 (27) 日情勢可是大不相同。科技類股的強勁漲勢,拉抬 3 大主要股指同步走高,周一股指收盤穩健上漲。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MS-US) 宣布,調高網路零售商亞馬遜 (Amazon.com Inc.)(AMZN-US) 目標股價,強調公司在全球零售市場擴大市占的能力,且將其列入「最佳投資」清單內,亞馬遜股價聞訊大漲 4.5%。
在此同時,希臘債務危機的陰影仍籠罩上空,但接下來將至的財報季景況樂觀,或將沖淡部份緊張情緒。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上漲 108.98 點或 0.91% 至 12043.56。
Nasdaq 指數揚升 35.39 點或 1.33% 至 2688.28。
S&P 500 指數增長 11.65 點或 0.92% 至 1280.10。
費城半導體指數收紅 2.77 點或 0.71% 至 395.27。
華爾街股市過去 3 個月來顛簸不穩,道瓊工業指數自 5 月 3 日以來共挫低 3%,而 S&P 500 指數也下跌 4.3%。
歐債危機:希臘國會開始為期 3 日的緊縮政策會議,投資人正觀望情勢,會議結果將左右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 (IMF) 發放金援與否。
經濟數據:美國商務部公布,美國 5 月個人收入增長 0.3%,略為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 0.4%,且低於 4 月的 0.4% 增幅。
美國 5 月消費者支出持平,創自 2010 年 6 月以來最疲弱水準,相較之下 4 月增長 0.4%。
企業情報:美國軟體巨擘微軟 (Microsoft Corp.)(MSFT-US) 宣布專利協議談妥,國防軍武生產商 General Dynamics (GD-US) 將為使用 Android 軟體的開發產品,支付專利費用,微軟股價收盤上漲 3.7%。
花旗集團 (Citigroup Inc.)(C-US)(8710-JP) 宣布,先前個人資料遭駭客盜取的 3400 名顧客,約損失 270 萬美元。上周公司甫表示,目前發現共超過 36 萬個帳戶遭駭。花旗股價漲 1.01%。
太陽能模組業者 LDK Solar Ltd (LDK-US) 宣布,將花費 1.1 億美元回購美國存托股票 (ADS),公司股價收升 4.85%。
全球最大用運動用品製造商 Nike Inc.(NKE-US) 第 4 季度財報獲利大增 14%,股價收盤揚升 4.26%。
世界市場:歐洲股市收盤高低互見。英國 FTSE 100 指數揚升 0.4%;德國 DAX 指數挫低 0.2%;法國 CAC 40 指數上漲 0.3%。
亞洲股市震盪整理,上海綜合指數漲 0.4%;香港恆生指數收跌 0.6%;日本日經指數大挫 1.0%。
外匯與商品:美元兌歐元、英鎊價格下跌,然兌日元上漲。
紐約 8 月原油電子盤交易價跌 1.0 美元,報每桶 90.61 美元。
8 月黃金期貨價格挫低 4.50 美元,至每盎司 1496.40 美元。
公債:國債價格下滑,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從上周五的 2.86% 升至 2.93%。
◆工商時報:連跌17個月 領先指標回升
[ 領先指標從高檔下滑很久,而且幅度很大,在低檔要反轉向上的話,需要的是更強一點的力道才行,因此是不用看到這樣的數據就樂觀的. ]

經建會昨(27)日發布5月景氣燈號,連續三個月亮出綠燈,更值得注意的是,5月景氣領先指標終止連續17個月的下跌、轉呈上升,顯示台灣景氣復甦力道有止穩翻揚跡象。
經建會為掌握總體景氣,以股價、出口、就業等9項指標編製景氣綜合判斷分數,再依分數高低對映不同顏色的燈號,5月份景氣綜合判斷分數,較前1個月微降1分為28分,但仍在綠燈範圍。
台灣景氣燈號自98年11月揮別衰退陰影,出現金融海嘯後的首顆黃紅燈之後,連續16個月亮出代表熱絡的黃紅燈及紅燈,自今年3月迄今則連續出現3個綠燈。
經建會說:「這顯示台灣總體景氣已由過去的熱絡轉趨穩定。」
經研處處長洪瑞彬表示,從領先指標觀察,領先指標「6個月平滑化年變動率」連跌17個月,在5月轉呈上升,這說明未來的景氣復甦力道可望持續,他並說:「雖然全球經濟略有走緩,但國內經濟仍將穩定成長。」
經建會引述國際預測指出,受到歐債及美債風險影響,環球透視日前修正預測,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由3.5%下修至3.4%,國際貨幣基金(IMF)同樣也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由4.4%下修至4.3%。
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表示,雖然全球經濟受到歐債的影響,風險愈來愈大,但由於希臘、葡萄牙、義大利及西班牙,占台灣出口比重不到1.7%,對台灣經濟直接影響有限,雖然全球經濟預測微幅調降,但台灣經濟仍可穩定成長。
胡仲英指出,與台灣經濟關聯度較大的是美國和中國,美國雖然也因為政府債務問題出現困境,但情況較歐盟緩和;大陸經濟雖也有通膨與就業的問題,但不論環球透視或IMF仍預測大陸有9%以上的經濟成長,受惠於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將有助於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
經建會指出,政府將會善用ECFA利基,持續改善投資環境,搭配國內外招商計畫,以激勵民間投資、促進就業。預期隨著陸客自由行啟動,對國內商業活動將有激勵作用,展望未來,台灣經濟前景仍將審慎樂觀。
◆經濟日報:油價走跌 通膨危機解除
[ 油價走跌代表的是對全球景氣的保守態度,因此通膨只是沒有繼續上升,但是景氣開始下滑時,物價並不會很快就下降,所以還是會對經濟造成傷害的. ]
景氣氣象官經建會副主委胡仲英昨(27)日報告最新觀測結果,通膨危機解除,中國大陸應該不會再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但國際經濟風險升高,最大也最難解的風險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其次是美國國債問題;日本重建困難,恐怕再失落十年。
胡仲英說,歐洲主權債務不能久拖,利率已到10%以上。但歐債風暴只限於歐洲,「對台股會有影響,但對台灣實質經濟面影響很小。」
今年年初以來,胡仲英一直把物價上漲視為經濟成長上的最大風險,昨天他宣告,物價因素已自風險單上移除。
國際經濟成長稍趨緩,油價快速回檔,原物料價格也在回跌中。胡仲英說,中國大陸是緊縮貨幣來壓抑物價,緊縮將看到效果,估計6月或7月,就會看到物價上漲率的高點,之後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會下滑。
胡仲英說,這代表兩個意義,其一,代表中國大陸對國際原物料的需求下降;其次,21.5%的存準率到頂,不會再提高。
他說,接下來,大陸可能會有一、兩次升息,但不會再調升存準率。「大陸經濟不會硬著陸,今年依預期經濟成長率可達9.3%,明年在8%以上。」大陸經濟維持高成長,對台灣的經濟是個穩定的力量。
至於美國,通膨壓力稍減、失業率仍高,年底前美國不會升息。全球低利率水準可望再維持一段時間。
相較之下,美國較有能力解決其國債問題,胡仲英說,縮減政府支出已是兩黨共識。如果8月2日兩黨未達成共識,讓信評機構調降評等,國債殖利率將上升,不僅對美國不利,未來利息支出要增加,對全世界持有美國國債的國家都不利,其持有債券價格下跌,有可能會引起二度金融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