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盤後─交易沉悶 狹幅錯綜 道瓊收低2點
◆工商時報:華碩決買回1萬張庫藏股
◆經濟日報:台積砸3000億 再蓋超大廠




美股盤後─交易沉悶 狹幅錯綜 道瓊收低2點

[ 美股在沒有大利多利空前,都維持高檔震盪,究竟美股會往哪個方向走,只要緊盯台股的動向就可以了,因為有時候台股是會領先美股走勢的. ]


美元轉強拖累商品類股,但金融股與科技股則走堅,美國股市周四收盤錯綜,盤中狹幅游走,交易沉悶。政府數據顯示美國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股市開盤溫和上揚,而後因美元走強,壓低商品價格,股市動能消退,大盤陷入整理。
 
Bank of America (美國銀行)(BAC-US)與JPMorgan (JPM-US)為表現較佳的道瓊成份股,擴大昨日漲幅。今年稍早,銀行股走勢落後,但因經濟情況改善,投資人恢復了金融股的胃口。

DuPont (杜邦)(DD-US)股價下跌1.3%,該化學公司發布2011年展望令人失望。消費股McDonald's (麥當勞)(MCD-US)與Johnson & Johnson (嬌生)(JNJ-US)股價亦下跌。

分析師說,今日缺少重大經濟消息,投資人亦等待華盛頓對年收入逾25萬美元納稅人延長布希減稅方案的最後定奪。

投資人亦注意債券市場。因經濟展望改善,且擔憂通貨膨脹與美國預算赤字,債券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

經濟:美國勞工部公布,上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1.7萬至42.1萬人,前一周為43.6萬人。分析師預估為下降至42.9萬人。

初次申請失業金數據有助了解勞工市場。但一年此時,該數據傾向震盪,季節性調整困難。投資人焦點仍將在四周平均值,而非單周變化。

四周平均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減少4000人至427500人。

另外,美國商務部公布10月躉售庫存上升1.9%,分析師預估為上升0.7%。9月為上升0.6%。

Howard Stern宣布他已與SiriusXM (SIRI-US)重簽了五年合約,Sirius股價上漲6.5%。

科技大廠Dell (戴爾)(DELL-US)出價每股27.50美元,欲併購Compellent科技公司,大幅低於周三收盤每股33.65美元。Compellent股價下跌14%,Dell股價少有變動。

Freeport- McMoRan (FCX-US)宣布今年計劃發放特別股利,每股1美元。該銅與黃金生產商亦宣布將普通股一股分拆為二股。

Lululemon Athletica (LULU-US)股價大漲14%,該公司說第三季淨利成長一倍至4240萬美元。

匯率與商品:美元兌歐元與兌英鎊上漲,但美元兌日元小幅走低。

1月原油上漲9美分,收於每桶88.37美元。

2月黃金期貨走高9.60美元,收於每盎司1392.80美元。

公債:美國10年期公債價格小幅上漲,殖利率下降至3.22%。周三,該殖利率上升至3.33%高點,較周一上升36基點,創2008年9月以來最大二日漲幅。

◆工商時報:華碩決買回1萬張庫藏股

[ 這個消息當然是屬於利多,多頭時候看到利多不是很好的,因為容易出現開高走低的行情,如果今天不是紅K的話,就是被有心人出貨的徵兆 ]

華碩(2357)利多三連發!華碩歐洲出貨旺,11月合併營收創下歷史新高,達320億~330億元。此外,華碩看好明年成長性,昨日董事會決議砸銀彈實施庫藏股,計畫在240~300元價格區間買回1萬張,並將啟動第二階段和碩釋股計畫。

     華碩董事會昨日也通過將公開收購上市公司研揚100%股份,總收購金額達53億元,華碩品牌將從消費性產品跨足至醫療、雲端運算等工業電腦領域。

     華碩表示,11月常規筆電在東歐以及西歐熱賣,出貨量超過120萬台創下新高,再加上美國以及其他市場11月份出貨穩定成長,帶動華碩上月品牌合併營收締新猷,達320億~330億元,月增率躍增近4成,第4季0~5%成長目標將如期達陣。

     且市場預期,明年第1季市場需求重心從歐美移往大陸,受惠華碩大陸市場占有率表現不錯,可望延續11月的樂觀氣氛,挑戰首季淡季不淡。華碩指出,農曆年是大陸購物旺季,而英特爾也將在第1季發表新款CPU Sandy Bridge,兩大因素帶動,對明年第1季看法偏向樂觀。

     此外,華碩董事會昨日通過買回1萬張讀庫藏股,價格區間在240元至300元。

     華碩財務長張偉明指出,華碩手中現金水位不低,因此決定在合理價位實施庫藏股,並用以註銷股本,可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

     法人解讀,華碩全球各地的業務主管本周起陸續返回台灣總部,為下周的全球業務會議(GSM)做準備,董事會此時決議實施庫藏股,大有看好明年營運成長性的味道,外界預期華碩明年度成長目標將以3成起跳。

     華碩昨日董事會共通過三件重大議案,除了實施庫藏股外,還包括公開收購上市公司研揚(2463),跨足工業電腦領域;並決議於適當時機以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或大額交易方式對外釋出12%,約2.7億股和碩股份。

     華碩昨日股價以278元作收,外資11月以來累積買超將近1.3萬張,外資持股比重達44.48%,維持在掛牌以來的相對高點。

◆經濟日報:台積砸3000億 再蓋超大廠

[ 當一間公司有大幅資本資出的時候,公司是很明顯看好未來的經濟走勢的,因此這是一個中長多的訊號,不過和短線是不可以混著用的,中多的買點是要等待大跌的時刻才行. ]



台積電將啟動新一波投資,預備再蓋一座超大型晶圓廠,這將是台積第四座超大型晶圓廠,投資金額上看3,000億元,屆時四座晶圓廠的生產規模超過60萬片,比現有規模大增1.5倍。

台積電中科晶圓15廠第一期新建工程,昨天舉行上樑典禮,由營運副總王建光與中科管理局長楊文科主持,互助營造董事長林志聖、中鋼構副總經理洪進興等人也到場見證。台積電昨天股價強勢表態,上漲2元,站上70元整數關卡,再創三年半新高價。

據了解,台積電正在中科、南科兩地擇一處,以中科出線的機率較高。楊文科表示,中科積極爭取台積電新的12吋旗艦級晶圓廠在此設立,將會儘速尋找可供建廠的土地,爭取台積電在此落腳。

台積電藉此大幅拉開與全球晶圓、三星等業者的競爭力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看好明年半導體市場景氣將持續走穩,因先進製程產能仍將供不應求,繼續擴大12吋廠產能,上周五台積供應鏈論壇上,秀出公司將在2014年進行「Fab16 」第四座超大型晶圓廠的計畫。

台積目前分別在竹科、中科、南科分別有「Fab12」、「Fab15」、「Fab14」三座超大型2吋晶圓廠,Fab15也是台積電第三座月產能超過10萬片12吋的超大晶圓廠,更是台積電第二座具備28奈米製程能力的晶圓廠,這象徵著台積電的先進的生產能力。

王建光表示,今年是台積電「相當忙碌的一年」,北中南三處都在擴建廠,其中,南科晶圓14廠第四期擴建預計明年3 月投產,產能可由目前15萬片提升至20萬片;竹科晶圓12廠明年產能將增加至15萬片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pirin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